中国半导体照明网首页 > 产研咨询 > 深度研究 > 企业战略 > 正文
灯饰照明企业十大困惑
  时间:2008-8-5  16:45:24    来源:灯饰视界    作者:  浏览
【字体: 】【收藏】【关闭

  近来,古镇及其它主要照明产区原材料供应商对于成品企业可谓小心翼翼,对于不熟悉,缺乏了解的成品厂家,一些原材料厂家有单也不发货,现款现货日渐成为行业人士共识。原材料供应商之所以对厂家持戒备心理,除市场不景气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照明生产企业在市场环境的考验下,众多不足被暴露出来,供应商缺乏合作信心。外因并不可怕,真正的危机来自照明企业本身。目前照明行业企业呈现两极分化,欧普、雷士、朗能等一批已经完成渠道整合,具有品牌优势和资本实力的企业,在市场上显得游刃有余,雷士、欧普等更是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销售任务。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原材料上涨,物流上涨,渠道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但目前照明企业渠道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专业市场上,企业之间的争夺异常激烈,特别是优质客户资源已经奇货可居。

整体实力偏弱 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照明行业虽然已有10多年的快速发展历程,但绝大多数企业赚钱只是在2005年以前,前期更多的是进行市场投资,近两年又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没有形成真正让企业腾飞的资本积累。目前照明行业众多企业销售额都在千万元以下,生产和销售规模都偏低,加上品牌及渠道建设时间比较短,没有形成稳定的销售通路,现金流更是紊乱,一旦市场上风吹草动,企业立马遭遇生存危机。抗风险能力是企业整体实力的体现,全面反映了企业领军人的风险意识、市场前瞻性以及管理能力,同时也是考验企业团队凝聚力的重要体现,诸多照明企业都在用“熬”字来形容企业现状,这正是照明企业整体实力偏弱的真实体现。

投资跟不上 企业提升成难题

  目前众多中小企业都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而成长起来。他们在企业团队建设、生产销售及品牌市场运作和管理等方面刚刚上手,急需通过销量的提升以提高利润。为此,近两年一批新兴的行业新贵,在江门荷塘、中山横栏以及其它地区购地建厂,不断更新生产设备,准备大展拳脚。然而遗憾的是,2008年照明市场的急剧变化,让众多企业措手不及。由于对投资前景的过于乐观,加上资金实力不足,企业无法在渠道、市场推广上进行侧重,从而造成企业进退两难,甚至因为投资不慎,不得不放弃部分市场,进行战略收缩。

市场运作差 产品销售乏力

  全国非知名品牌和渠道匮乏的中小企业,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60%,而欧普、雷士等巨头还在以30%甚至翻番的速度增长,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对比。产品销售乏力是众多照明企业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缺乏专业市场运作团队,无法建成相对适合的经营体系,而只能以传统的买卖方式经营。没有市场就没有销量,没有销量企业也就无法生存,终将被淘汰。事实上,现在照明行业市场意识虽然已经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众多企业负责人都是从生产中走出来,市场营销人员也是边做边学,因此,建立一支职业化、充满战斗力的营销团队是许多企业的梦想。

模式缺乏创新 发展只能亦步亦趋

  照明企业不仅在产品上模仿,在管理、经营模式甚至品牌宣传上,众多企业也常搞拿来主义,跟风经营是诸多企业得以生存的保命法则。产品上看见别人好卖,自己立马上马生产,专卖店、形象店、运营中心、物流中心,只要别人在使用,照明企业也是一拥而上。在求大于供的时代,照明企业跟风往往能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但目前市场早已供过于求,而且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而又缺乏本钱的企业只能亦步亦趋,无法进行市场突围,甚至被淘汰出局。

品牌影响力小 产品附加值低

  照明行业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垄断性品牌,欧普、雷士也刚刚完成渠道品牌的建设,大众品牌刚刚迈进一只脚,其它中小企业所谓品牌还只是商标,没有给企业带来真正销量和产品附加值。近几年,照明企业平均利润已经从先前的50%甚至100%,下降至15%,甚至更低。随着2008年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缺乏品牌附加值的照明企业利润已经不到8%。缺少利润,经营成本又不断上升,企业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

渠道资源少 销售通路堵塞

  目前照明行业在一级省会城市的平均品牌数为4500家,而在全行业有11000多家企业,这也就意味着在省会城市中,将近1/3照明品牌还未到达。通过最近六年的渠道商家整合,雷士、欧普、三雄等一批极具实力的一线品牌企业,已经初步完成渠道资源的整合,他们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经营实力强、分销网点多、经营理念超前的实力派商家,其它照明企业只能游离于这批渠道之外。要培养自己的实力派商家,现在照明企业要花费原先企业几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能完成。

  
信息渠道不畅 产销不对称

  虽然目前照明行业信息越来越便捷和透明化,但对于企业本身销售情况,由于媒体的局限性,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点对点传播。中小企业由于市场人员少,市场信息收集不全,商家反馈不及时,在时间就是金钱就是销量的大背景下,一些照明企业根本无法及时了解市场最新的市场需求,无法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调整。特别是在产品研发设计上,由于缺乏一线信息,产销不对称极易造成压货和库存,这将让企业在投资上的失败几率大大增加。

服务体系不健全 市场跟踪不及时

  在产品、技术、包装、渠道、价格、宣传甚至促销方式都日趋同质化的今天,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最大法宝。很显然,缺乏资金,缺乏人员,缺乏渠道,服务体系更缺乏的企业,产品销售出去之后只能放任自流,这对于企业稳定销量,进行客户资源积累和品牌塑造是极为不利的。不仅缺乏资源的企业服务跟不上,众多具备实力的照明企业,也只是认为退换货即为服务,对于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本没有上路。

资金结算缓慢 现金流缺乏保障

  由于照明行业长期积累的陋习,众多照明企业与商家之间的交易还采取货到打钱,甚至货到月结的方式。有些不良商家甚至以各种借口滞留货款,加上货运代收代付,企业卖出一批灯,原材料采购要现钱,下游商家拒不付款,造成企业不得不自行垫付资金以保证企业运营。这极大地加重了企业负担,而一些烂账、死账,往往令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在市场上败下阵来。

行业资源掌握少 联合作战伙伴缺乏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有名的马太效应,而这一效应在照明企业生死关头体现得淋漓尽致。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由于照明企业面临生死难题,原材料供应商、产品代理商甚至企业自身员工,都有可能对企业失去信心乃至离企业而去。

  目前众多照明企业与供应商、代理商之间还只是简单的买卖交易关系,通过利益来维持双方关系,还没有形成战略联盟。由于企业资源的匮乏,企业在发展中无法进行四两拨千斤,自然依靠自身力量而发展,显得异常单薄。

  据调查,抗风险力差的照明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通病: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拥有较知名的品牌和相对完整的渠道;产品高度的同质化;以中山古镇为首的企业产能和规模都十分有限,但品牌、品种和花样繁多;自身渠道和销售管理都明显不够规范;经销商对产品的选择集中于经验和良好的客情关系。此外,众多企业没有运作品牌的能力,没有系统的营销团队和经营模式,没有准确的市场信息,没有面向客户的服务标准,没有针对客户的服务体系,没有针对市场的研、产、供体系,资金结算周期长且风险大,这都成为置企业于死地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一招致命。





页面功能:【发表/查看 评论】【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浏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