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照明网首页 > 产研咨询 > 深度研究 > 企业战略 > 正文
锐意“亚明”的激进思维
  2011-06-04  10:05:04    《半导体照明》杂志 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苏海平    行业:其它  浏览
 

  本刊记者通过在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明)对亚明固态照明总经理徐光明先生的一系列面对面采访,更是感觉近百年照明历史并未磨平它的真实棱角,今天的“亚明”,分明是一个有着冷静审慎的现代思维、更有着致力转型与锐意进取之心的积极创新者。新兴的半导体照明对于一个近百年的老店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亚明对于半导体照明市场的认识与切实准备又如何呢?在整体布局上如何规划?

 

  “诞生于1923” 、“中国第一家民族照明企业” 、“中国第一只灯泡的制造者”——这一个个不凡的符号都在暗示,这是一个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有着珍贵历史肌理和传承的照明企业,而虽说从历史中走来,历史并不代表视野的拘泥与局限,传统亦非固步自封的同义词,相反,2011年4月1日,本刊记者通过在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明)对亚明固态照明总经理徐光明先生的一系列面对面采访,更是感觉近百年照明历史并未磨平它的真实棱角,今天的“亚明”,分明是一个有着冷静审慎的现代思维、更有着致力转型与锐意进取之心的积极创新者。

  当前,半导体照明的市场竞争已进入全新的时代,企业过去赢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如成本、质量、技术等等,很难再取得绝对优势,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赢得竞争优势的全新方式——“企业必须充分利用速度这一战略武器,在竞争中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对于这一点,今日的亚明理解更为深刻,目前,亚明的管理者正在以一种现代制造企业的危机意识迅速进行着半导体照明的周密布局。

  新的“支点”

  亚明固态照明总经理徐光明介绍,今年正值亚明成立88周年,又喜逢“亚”字品牌将停止其在合资公司的使用权,从而使这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商标完整回归到了亚明。作为中国民族工业代表,亚明从中国第一只灯泡的制造者,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营销和工程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照明企业,形成了光源、电器、灯具、零部件系列产品。

  2008年,亚明引入欧洲及台湾地区一流的LED研发制造商,共同组建了一个LED照明的国际化团队,并耗资千万建立了全自动LED照明灯生产线。短短三年,从奥运会中轴大道,北京前门大街的照明改造,到黄浦江景观灯光设计项目、世博会主题馆照明深化设计等等,一系列大手笔的工程,使半导体照明已经成为亚明照明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新“支点”,不仅如此,就在不久前,亚明才刚完成了人民大会堂舞台灯的改造工程。而自2010年飞乐音响通过产业整合,聚集“绿色照明”后,A股第一股飞乐音响更是摇身变成深具潜力的“照明股”。

  目前,这家有着88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产业老字号,正在全力酝酿新发展。据徐光明介绍,亚明在LED方面的产品布局以景观和户外照明为主打方向之一,尤其是户外照明占到6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工业照明和室内照明。其产品已覆盖商业、道路、工业、办公照明等相关领域。而目前位于上海市郊的亚明厂区内,LED产品生产新厂房也已经开工建设,厂房面积达近2万平方米,并计划投资一批一流的生产设备,将能够确保未来数年亚明照明在LED照明方面的产能,根据亚明照明的战略规划,2011年,亚明照明的目标是总销售额突破20亿元,其中LED销售目标超过3亿元。LED产品在照明产品中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不足4%上升至10%以上。预计2015年,LED销售目标将达到15亿元。

  整体布局

  新兴的半导体照明对于一个近百年的老店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亚明对于半导体照明市场的认识与切实准备又如何呢?在整体布局上如何规划?

  “如果以激进派和中庸派来划分,我是属于‘激进派’里的,我认为LED未来的机会很大!”在亚明已有十多年从业资历的徐光明认为,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是打基础的一年,尤其是2011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尤其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生产规模和产品线的扩充,二是以亚明照明应用研发中心为标志的针对应用领域的研发平台建设。“未来一旦市场要起来的时侯是不可能再花太多的时间在研发上了,那时一定是要快速拓展市场,最有效率地向市场上冲,所以一定是要在现在提前做好准备。”据他介绍,亚明目前正在积极加大投入,尤其是扩充半导体照明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线拓展。

  同时,在整体战略布局上,徐光明表示,在“渠道建设” 方面也要积极促使整体销售网络趋向成熟,同时,要积极争取亚明的“战略合作伙伴”,间接整合产业链。在“生产规模”“渠道扩张”和“产业链整合”这三驾马车之中,徐光明认为,“渠道”应该被放在第一重要的特殊位置,企业只有通过渠道的稳定和扩张,才能以市场为先导从而带动整体产业链的调整力度。

  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目前亚明已和美国科锐及同类数家知名LED封装生产企业充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如此以来可保证上游供应链的品质和供货稳定,同时,在应用设计上,亚明与同济等院校联合,并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结成了战略合作联盟,以此提升LED灯设计的创意水平,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如此看来,现代制造业的竞争已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也不仅只是产品加服务的竞争,更是将上下游各种优质资源纳入自己联盟体系的资源整合竞争。

  “初步估计,2012年市场会大规模启动,2012年后不用你去找市场,市场会来找你的。”那么什么才是目前影响市场大规模启动最重要的因素?或者说启动前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徐光明略一沉思之后,说道:“光”——显然,除了公认的“价格”因素,半导体照明的“光色品质”是一定要比传统照明更合人意、表现更为卓越,这才是真正得到市场共识和广泛应用的大前提。

  既然最需要解决的是“光”,那么亚明在“光”上面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又如何呢?亚明已正在建的LAC(Lighting Application Center)照明应用中心实验室项目,可说是亚明从产品时期向照明应用时期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关于LAC,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它和一般意义上的测试实验室不同,LAC将兼顾照明解决方案和引导市场客户的两大重要作用,通过新的技术力量实现新的照明设计,同时利用LAC的情景照明体验平台向客户展示亚明的实力,并为销售提供培训。

  亚明LAC与美国加州大学合作,前期由美国加州方面建立照明应用实验室的经验,为亚明LAC的规划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借鉴。从对亚明产品分析到核心实验室的确定,由实验室尺寸规格、试验方法、测试设备及实验结果入手,细化实验室设计,全面展示剖析灯具,包括特性、应用、测试等。其中最大的关键点是,LAC将焦点从灯具本身的产品层面,转移到了对灯光的控制和运用,通过人接收到的最终端的照明效果作为评判依据,从而引出了照明“应用系统”的概念。量化的“视觉”感受,对工程师来说更具实用价值,对客户和销售也更具说服力。

  “速度”战略

  亚明是目前中国照明产业里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自然是有着各种资源上的明显优势,但从传统照明企业向半导体照明的转型中,什么又是亚明目前最感紧迫的问题呢?

  “从传统照明向LED的转型至关重要,这上面最大的考验主要还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从某种角度也就是说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是不是能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快速、准确地响应市场中的变化,及时掌握市场变动趋势,适时作出战略调整,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无疑,无论是技术的推动还是需求的拉动,当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将考验企业的应变能力、资源配置、产品开发等多种能力,尤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速度可以直接影响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这种通常只有具有先锋意识的企业才具备的应变策略甚至是敏锐的超前开发机制,对拥有四千人和数十年传统照明惯性思维的亚明这一大舰船来说,能否把握好应变节奏可说是一个现实的挑战。

  “尤其是从生产规模和产品线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到半导体照明市场一旦放大后,企业的现有产能和产品线是不是真正能跟上市场的需求,”针对这一点,徐光明谈到,半导体照明和以前传统照明不一样,一般来说传统照明的一个产品开发周期可能要两三年,是一步一步做到市场上去的,但LED不一样,这个周期可能只有三四个月,尤其目前半导体照明的技术发展路线速度很快,也许你在实验室里默默守着一个产品做完几万小时的寿命测试之后,市场上这个产品已经落伍了或根本没有市场需求空间了,“所以做半导体照明,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心脏’要好,要敢于承担必要的风险,尤其是要切准市场脉搏找到最佳的推广时机适时出击,并切实把握能充分适合市场需求的性价比对接点才是更重要的”。举一个例子,相比一些企业潜心开发,另一些企业的战略则是抢占先机,在产品还不很成熟时即推出了产品,即使不十分成熟但在当时来讲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然后再不断完善产品,而等那家追求完美的公司对产品终于满意之后准备上市时才发现,市场早已经被别人占领,于是在消耗了大量投入后计划破产,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表现不理想其实都可以归结为“慢”,如日本企业当年的竞争法宝是全面的质量管理,而今天代之而起的美国新技术产业竞争的法宝却是速度。所以,就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来说,如果你坐下来去想,搞一搞很难有什么突破的研究,研究出来的结果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市场,这样与其“想好了再跑”,不如先“占位置”,“边跑边想”、“边做边改”,有时侯“凭感觉做事”也未尝不可,这尤其需要在关键时刻企业的领导人要敢于出招、勇于出招。

  “理念”的重塑

  再谈到未来市场的竞争,徐光明也坦言,先不必谈半导体照明圈子内的竞争,“像美的和TCL这样有大通路的大企业,会让我们真正感觉到一种潜在的危机感。”——尤其在这个奉行“渠道为王”的年代,渠道扩充造船出海已成为企业激烈竞争中一个越来越抢眼的本质主打,如亚明和雷士这样的传统照明企业在当下来说并未对芯片和封装领域表现出格外的兴趣,而是以清晰思路专注致力于渠道与规模的积极拓展和照明应用领域的研发,对他们来说,扬帆出海的大舰队足够有战斗力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至于船上运的货品里面的某个芯片和零件,对船长来说或许只是轻盈的负重,在单据上填一个数字就好。而对消费者,则或许更关心的是注重整体集成技术和设计潮流的苹果IPhone 4般称心如意和贴心享受的乐趣,而非里面的英特尔芯片。

  另外,在现代企业管理层面上,徐光明目前的感受是,就半导体照明来说,一个有趣的特点是企业内研发人员的比例较传统照明更大,而且亚明这些硕士博士的平均年龄才只有二十六岁,这些“80后”和“90后”思想新锐、思维超前、进取心强的另一面也个性十足,那么作为管理者如何激发凝聚这些年轻人的“心劲儿”也是需要气魄也更需要新的智慧。“上班的时侯我一般比较严肃,对他们要求也很严格,他们也都不敢跟我开玩笑,而下班后大家相处的气氛就比较轻松,有时晚上他们忙完工作在外面聚餐,吃完了饭他们会打电话给我,让我过去买单。”或许,乔布斯式的严格管理风格与东方特点的人情艺术也不是没有结合点的。

  随着半导体照明市场启动的脚步加快,我们从亚明身上看到的似乎不再仅仅是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更是“管理者”思维方式与理念层面的深层转型,是从传统企业“老树”稳健扎实风格到“新枝”般年轻研发团队蓬勃创造力与愈加成熟的企业管理者现代市场意识的转型,因之而来的一系列关乎“照明”价值观的转变乃至中国制造企业现代经营理念的重新塑造,让人们对明日亚明充满想象——亚明,很难再以“传统”来定义。(未完,全文请查看《半导体照明》杂志2011年4月刊 编辑:mayso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