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LED人工补光在植物照明中的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4 来源:材料深一度浏览次数:737
   【导读】植物照明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期从植物对于光照的需求出发,论述了光特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了植物生长所需照明光源的设计要素,阐述了植物照明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国内外植物照明发展趋势。
 
  植物照明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传统人工补光主要是通过白炽灯、卤素灯以及高压钠灯等途径进行的。而这些传统光源具有发光波长单一、能耗大等缺点。LED 作为新型光源,与传统光源相比其优点包括:
 
  1)LED作为单色光光源,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对光环境进行调控,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优环境;
 
  2)LED光源体积小,可以通过自由设计照明系统的结构增加空间栽培密度,适用于多层栽培立体组合系统;
 
  3)LED属于冷光源,发热量小,从而可以实现对植物进行近距离的照射而不被灼伤。
 
  LED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被应用于人工补光领域达到增产、高效、优质的目的。
 
  1、LED光特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植物的光合作速率,进而改变植物的形态。植物对光强的需求通常采用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表示,当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当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时,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时,蒸腾作用加快,植物为了防止水分过多流失而关闭气孔,引发氧化胁迫,对光合作用产生较大的危害,这种现象称为“光合午休”,如图1所示。
QQ截图20190624153854
  由图1可以看出,植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是一条双峰曲线,上下各有一个高峰,下午峰值通常低于上午的峰值,在两个峰之间形成中午的一个低谷,该低谷即为午休现象,它发生的时间因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处于不同环境而异,一般集中在11~15 时之间。光合午休是植物适应不良外界环境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但是在正午光强最大时光合作用利用率低。有研究表明,在光合午休现象严重的时候,它可以使植物的日光合生产力降低30%~50%,甚至更多。因此,在采用人工光源培养植物时,所提供的植物光照应该接近或者等于植物的光饱和点。
 
  光强除了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还影响果实的品质。弱光条件会对植物造成不利的影响,如对辣椒进行遮光处理,会提高辣椒的开花节位,降低成花率,花粉无法正常发育,对辣椒的果实形成和产量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连续高温环境下,遮荫能有效改善水环境,减小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2)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质,具体指的是植物接受光照中对应的光谱分布情况,它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形态建成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光质下植物的生物学效应如表 1 所示。
 
QQ截图20190624153903
  从表 1 可以看出,太阳光光谱组成绝大部分在 300~2 600 nm 范围内,可见光光谱范围是 380~720 nm,而波长在400~700 nm 的光能够被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成为植物光合有效辐射。对于波长小于 400 nm 的紫外光以及波长为 700~800 nm的红外光,尽管无法直接对光合作用产生驱动,但是能够作为一种环境信号对植物生长发育进程及代谢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红光对子叶生长和顶端弯勾的伸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增大叶片的生长速率,但是单纯红光照射又会限制了叶子的扩大。通过补充红光可以显著地提高番茄和黄光幼苗的株高。
 
  蓝光主要影响植物根系和茎秆的生长发育,蓝光照射下作物幼苗发根数目,而且蓝光能够提高幼苗根系活力和吸收面积。蓝光对茎伸长有着抑制作用,与白光相比,蓝光明显使株高减少,但能够使茎粗增加。
 
  (3)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周期作为调节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信号源,如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时令密切相关,迎春花在早春开花,而菊花要到秋天才开花,这与植物通过感受周期性的光照时间变化来调节自身生长周期有关。它对植物种子萌发、植物开花时间和植物休眠等有深远影响。如秋海棠种子必须处于 8~12 h 的光周期才能最大程度地萌发;花旗杉需要16h才能加速种子萌发。光周期影响植物茎的伸长和内部生长激素的水平,诱导与促进营养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对光周期进行恰当延长,可以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也会增加,从而有利于植物萌发。
 
  植物可以分为3大类: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许多植物开花有明确的极限日照时间,称为临界日常,长日植物开花时间需要长于临界日长,菠菜的临界日长为13h,日照长于13h才开花,短于13h推迟开花或不开花;而短日植物则要求短于临界日长,日照越短,开花越早,如烟草为14h,采用人工遮挡能够诱导提早开花;采用夜间补光或延长光照等模式能推迟花期。
 
  光周期也是诱导植物休眠发生的重要因素。如草莓因短日照延长生长,杨树、桑树在内的木本植物会因为光期减少发生休眠现象。
 
  2、LED人工光源设计要素分析
 
  (1)光谱分布
 
  不同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的峰值不同,对植物的影响大小相应不同。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波长范围为 400~700 nm,其中红光(600~700 nm)和蓝光(400~500 nm)是光合作用的主要波段。由于红光的量子效率高于蓝光,因此人工光源应用中,红光比例要高于蓝光。自然光下,蓝光能量一般占20%,但是人工光源中蓝光不需要如此高的比例,对于正常发育的植物而言,蓝光不低于7%为宜。因蓝光有利于植物叶片生长,所以对于花卉类观赏性植物,蓝光成分可以多点。若蓝光不足,红光比例过多,将造成茎部过度成长,容易造成叶片黄化;蓝光过多会导致植物间距紧凑,从而影响光能利用效率。
 
  波长小于 400nm 紫外光以及波长为 730 nm 远红光,虽然无法直接驱动光合作用,但是能够作为一种环境信号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过程。
 
  (2)有效补光位置
 
  1)顶部补光
 
  由于传统光源发热大,容易使热量集中从而损伤植物,且光能利用率低,通常避免采用顶部补光的模式,即将人工光源安装在被照植物正上方某一特定距离,最近距离在10 cm 左右而 LED由于属于冷光源,不对植物造成伤害。
 
  2)株间侧面补光
 
  当采用顶部补光模式时,植物顶部叶片容易遮光,导致下冠层光照不足的问题。株间侧面补光能够促进垂直方向上的光照分布,诱导下面叶片快速同化,提高光照利用效率。经研究发现,分别采用 LED侧面补光和高压钠灯顶部补光时,两种方式下番茄产量和品质无明显区别,但是 LED 侧面补光能够节能36.3%。由此可知,LED光源非常适合于侧面补光。
 
  (3)光周期调控
 
  光周期调控是指对植物间接补光或遮光的模式调控其光照时间,从而影响植物花芽分化。需通过明确植物类型(长日、短日、日中性植物)为依据来确定其光周期。对于长日照植物,可以通过人工补光的方式延长光照时间,促使其在短日照时节开花;对于短日照植物,若采取遮光处理可以促进花芽分化,若延长光长可推迟开花。对于大多数作物来说,每天必须保证至少4h的暗期,否则容易出现光合产物在叶片积累,从而降低光能利用效率。
 
  3、人工光照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研究现状
 
  人工环境下进行植物幼苗生长时,通过人工补光或全人工光照射植物,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产品形态、色泽等,而且还可以减少害虫的发生。随着人工光源技术的发展,利用光质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成为一项新型的调控技术。研究发现,在相同光强下,分别采用绿膜和红膜进行遮盖,草莓的叶面积与叶柄长度有着明显增加,但是在蓝膜覆盖下,叶面积与叶柄长度明显降低。蓝光和紫外光减少葡萄单叶面积,红光处理明显增加总的干物质积累并促进新梢加粗生长。在红蓝光的基础上补充绿光能够减缓莴苣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提高番茄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从而促进幼苗生长。
 
  光调控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人工光源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推动了人工光照系统的发展。传统人工光源包括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等。
 
  (1)高压钠灯的主要发生光谱集中在 560~640 nm 之间,与植物的光合有效辐射的光谱不能够较好的吻合(400~700 nm),通常采用高压钠灯延长植物光照时间从而提高植物产品。但是早期的高压钠灯缺少对植物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蓝光。经改良后,对植物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合成量等。
 
  (2)金属卤化物灯中的镝灯密集型光谱(380~780 nm)相当接近太阳光谱,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75 lm/W)和显色性(Ra>80),但是发射的有效光子束密度相对LED较低,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3)LED 灯不仅可以发出光波较窄的单色光,而且能根据植物需要进行任意组合光源,在植物照明领域应用优势明显。
 
  4、小结
 
  无论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角度,还是实现节能环保的角度,LED 植物照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农业的地位和发展需求也为LED 植物照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013 年以来,全球LED 植物照明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荷兰等地区。2010 年,日本三菱化学用大型集装箱改造植物工厂,并以LED 光源进行光合作用。2012 年首套LED 照明的植物工厂系统用来栽培莴苣和嫩叶菜,从而拉开LED 植物照明的帷幕。据LED inside 统计,2014 年全球LED 植物照明市场规模为1亿美元,2016 年市场规模为5.75 亿美元,预估至2020 年将增长至14 亿美元。
 
  国内的植物照明还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厂家规模小、数量少、缺乏核心技术和统一的标准规范是国内植物照明技术发展的瓶颈。
 
  为促进LED 人工植物照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植物照明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强的跨学科技术,因此需对LED 光源及植物学等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2)标准化工作是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支撑产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需加快标准制定工作,完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
 
  (3)加强政策引导和研发投入。
 
  数据来源:本文来自“张莉, 喻晓鹏, 黄依婷, et al. LED人工补光在植物照明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7(01):55-60.”,材料深一度编辑整理,有删减。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