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 » 正文

罗格斯大学研发深蓝光LED,实现99.6%发光量子效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8 浏览次数:207

 

7月16日消息,美国罗格斯大学主导的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环保、稳定且超高亮度的新型铜-碘混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深蓝光LED的制造中,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有望大幅推动下一代高效LED照明技术的发展。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新型混合材料不仅无毒、结构稳定,而且具备极高的发光效率。实验数据显示,其光致发光量子效率高达99.6%,外部量子效率达到12.6%,同时该LED器件在常规使用条件下的半寿命可达204小时,显示出良好的耐用性与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市面上的蓝光LED普遍存在稳定性差、成本高或含有毒物质等问题。例如,钙钛矿LED含铅、有毒且易受湿气影响,OLED虽具柔性但寿命短,量子点材料则多含镉,存在环境风险。相比之下,研究团队开发的铜-碘混合材料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本项研究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界面双重氢键钝化”(dual interfacial hydrogen-bond passivation)技术,通过在材料各层之间形成氢键连接,大幅减少器件内部界面缺陷,提升了电荷传输效率和器件性能。

 

 

 

 

研究团队表示,新材料的出现不仅推动深蓝LED技术进步,也为环保、高效照明产品的商业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来源:LEDinside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