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梁新清: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要发展成为“长板”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30 浏览次数:206

过去一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实现逆势增长,其中半数来自中国市场。对此,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梁新清近日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目标是做成‘长板’产业,承担起推动全球显示产业持续发展的责任。”

当下AI的繁荣,正在为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此背景下,DIC系列会展活动将于8月6日—9日在上海举办,见证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交融,共同书写人类与屏幕共生共荣的新纪元。

产业发展表现出很强韧性

2024年,新型显示产业交出的答卷堪称完美。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规模逆势增长17%,达到2198亿美元,其中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占据全球半数,达到1080亿美元。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显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上的持续突破——从8.6代OLED产线的布局到Micro LED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中国显示产业正在从规模领先迈向技术引领。

“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很平稳,表现出很强的韧性。”梁新清向记者表达了对产业发展的欣慰之情。

长远来看,LCD仍将是未来十年显示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我国LCD产能全球最大,LCD技术正在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对于大众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花同样的钱,现在所购买的彩电的显示效果,绝非10年甚至5年以前的彩电所能比。 

国内几家龙头面板企业与配套企业合作,从来没有停止对LCD技术的研发,动态背光、高刷新率、窄边框、低功耗及改善系统设计等,极大地提升了LCD的显示效果。以京东方的UB Cell显示技术解决方案为例,融合了ADS Pro高端LCD显示技术核心优势,具有超高环境光对比度、广视角无色偏、高色域等特点,特别是在AI加持下,画质、人机交互体验获得较大提升的同时,能耗进一步降低。

另外,OLED技术也并没有让LCD技术保持“一枝独秀”。近年来,OLED显示屏在高端市场不断突破,AMOLED技术在移动智能终端的渗透率逐年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柔性面板技术的成熟极大地丰富了多种应用,曲面、折叠,扩展到三折叠手机变Pad,受到了很多商务人士的青睐。预计未来几年中尺寸OLED产品尤其是IT OLED,将成为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与国际同行同步,京东方和维信诺G8.6 OLED产线精准卡位IT OLED增长周期,为中尺寸OLED面板市场的扩展,准备了充足的面板生产技术和能力。

梁新清表示,在LCD、OLED这两类显示主流产品领域,我国企业占比加大,逐步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把握生产节奏,在控制内卷式竞争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面板企业紧盯新的市场,车载显示、公共显示、医疗、工控、健康显示、元宇宙等都是潜力发展空间。

将显示产业锻造成“长板”产业

作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重镇,中国市场的发展重点已不是产业规模的扩张,已然转向更完整的产业链建设。

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上游显示材料产值规模全球市场占比43%,我国显示材料按金额口径统计的本地化率是71%,很多重要外资配套企业,根据中国本土需求的增加,以及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变化,加大了本土研发和生产的投入和投资。玻璃、偏光片、液晶材料、掩模版等材料已大部分实现本土生产、就近配套,并取得较好的效益。

令梁新清很动容的是,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正在发挥牵引和外溢功能,产业规模的扩大和需求增加吸引了其他行业的配套企业进入其中。

据他介绍,近几年很多兼具技术和产业实力的新面孔,已经深入到显示产业上游材料设备领域谋求共同发展。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上游正逐渐解决生产在国内、材料在国外、关键材料看脸色的窘境,实现装备、材料大比例本土化的跨越。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做大做强,对应的是提升产业竞争力、获得竞争主导权。梁新清表示:“当前,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目标是做成‘长板’产业,不仅实现产业链安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强有力的支撑,更要实现创新引领,承担起推动全球显示产业持续发展的责任,对全球显示产业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为这番话作出生动注脚的是,中国显示企业的科技研发持续勇闯无人区,京东方LTPO背板垂直蒸镀OLED、TCL华星印刷OLED显示、维信诺ViP无掩模光刻技术OLED已经担起新一代显示技术发展的大任,中国显示产业完成了从“跟”随性创新向“根”本性创新的转变。

DIC 2025为产业交流搭台

记者采访梁新清时,正值DIC 2025的筹备关键期。再过几天,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梦之队”将在上海集结,共赴一场技术交流、思想碰撞的产业盛宴。

一年一度的DIC系列会展活动将于8月6日—9日在上海举办。这场显示领域的盛会,不仅是全球显示技术展示的窗口,更是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纽带。

在全球显示产业格局加速演进的过程中,中国面板企业如何持续引领技术创新,与全球同行携手,在显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也将在DIC 2025上得到展现。

梁新清告诉记者,AI的繁荣有望为显示技术带来全新的升级浪潮。从AI芯片设计到图像处理优化,再到大模型与生成式AI的应用,显示技术与AI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行业潮流,为显示产业未来发展描绘出更更绚丽的画卷。

据悉,2025年DIC系列会展活动以“AI·显示,再谋新篇”为主题,紧扣显示与AI融合趋势,致力于引领产业从“规模竞争”迈向“智能创新”。今年DIC的主要活动分为DIC FORUM中国(上海)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DIC EXPO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和DIC AWARD国际显示技术创新大奖三大板块。

梁新清向记者介绍道,本次DIC EXPO将吸引300余家参展商参与,主要面板企业全部到位,是有史以来新产品、新技术亮相最完全的展会。除了面板环节,上游设备、装备、材料等国内配套企业也将集中亮相。“我发现国内民营显示企业的能力相当强,以前许多人都担心他们不会做金属材料、大型设备,现在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梁新清表示。

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日本日经BP共同主办的DIC FORUM已成功举办14届,是全球显示行业的企业、协会、机构、专家学者交流行业发展经验、探讨协同合作的平台,本次论坛同期将举办MLED、OLED、商用显示、车载显示、微显示、健康显示、驱动IC等二十余场特色主题论坛活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领未来显示产业新风尚。

DIC AWARD以“技术突破性、应用创新性、市场前瞻性”为评选标准,从材料、装备、器件到终端应用全维度挖掘卓越成果。梁新清向记者介绍道,今年DIC AWARD将联合产学研各界权威专家,为获奖企业及产品提供全球曝光机会,助力其构建行业影响力,推动创新生态链的协同共赢。

“我们为企业开辟了专场交流空间,邀请新型显示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市场人员以及政府人员就技术、商业模式、政策需求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积极打通产业链沟通壁垒,整合全球显示产业资源。”梁新清说,DIC 2025已经准备好了。

(来源:中国电子报)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