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缅怀王守觉院士:生命不止,创新不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06 来源:中国科学报浏览次数:239
   6月3日凌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所研究员、著名半导体电子学家王守觉在苏州逝世,享年91岁。
 
  鞠躬尽瘁 心系科研
 
  “一个月多前,我去探望王先生时,他跟我谈得最多的仍是科研进展。”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李卫军是王守觉的学生,在回忆自己与恩师的生活点滴时,总会被恩师的科研精神所打动。
 
  李卫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跟随王守觉这17年来,看到最多的就是恩师坐在计算机前看学生编程的每一行代码,把控试验的每一个细节。他时常忘记自己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
 
  王守觉从事半导体与信息科学研究工作60多年,解决了“两弹一星”所需计算机的基础器件,研制成中国首只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中国第一块固体组件,还提出了“仿生模式识别”的新理论新方法等等。
 
  “王先生对自己的身体很了解,时常用一些中药调理。他要让自己硬朗起来,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往实验室。”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石寅自1978年开始就陪伴王守觉。
 
  王守觉的身体是在今年年后开始出现问题的,但在住院期间,病情只要有所好转,他就会把学生叫过去讨论科研问题。
 
  “先生在70岁的时候,依旧奋战的科研一线。经常与当时只有30岁的我通宵研究。”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鲁华祥谈起恩师时感慨万千。当时我们用了很多方法提神,比如咖啡、茶叶甚至是西洋参,目的就是和时间赛跑,作出更多成果。
 
  天资过人 锐意创新
 
  “王先生强调做科研一定要作出新的东西,简单地演算几个公式、改几个数据不叫科研。”石寅说,“他对科研的要求就是创新。”
 
  王守觉喜欢别人称他为信息学家,他说这是一种进步,真正的科学家绝不会只通晓一门科学,不怕转行,甚至应该乐于转行。
 
  创新要从源头做起,不要受传统概念与基础的束缚,随时注意基本概念的创新,才能使我国目前相对落后的技术领域,获得更快、更强劲的发展。
 
  “王先生会给学生一个宽裕的科研环境,挖掘学生的能力,最大程度促进科研创新。”鲁化祥说。
 
  王守觉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季同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科学家,哥哥王守武是著名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两人是中科院罕见的兄弟院士。
 
  王守觉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他曾说“我觉得我的创新性比他们强”。从小接受“一切靠自己,自学为主”思想的王守觉更容易接纳新事物,比他的哥哥姐姐们更喜欢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近几年微信流行,耄耋之年的王守觉也很快掌握了要领,并时常用微信和大家交流最新的科研进展。
 
  严师慈父 无私大度
 
  “王先生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只要是有关科研的事情,他都会非常严谨、严厉。”李卫军回忆道。但是除了学术以外,他就像是父亲一样,对我们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非典”期间,处于恐慌的人们无法像平日一样安心科研。王守觉当时做了“非典”的各类学术研究后,把同事、学生召集起来,理性分析了其中的科学原理,解除大家的恐惧感。
 
  “王守觉不仅是严师慈父,为人也十分大度。”石寅表示,“文革”期间批斗过他的学生,此后也被他收为弟子,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王守觉还把自己的《王守觉院士近五年工作中有关论文与成果(中英文)》《仿生模式识别与多权值神经元》《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入门》等多部著述捐赠给档案馆永久保存。
 
  生命是有限的,精神是永存的。王守觉院士一生不懈攀登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一生不懈追求事业创新的探索精神,一生面向祖国重大需求的奉献精神,一生致力科学实践的执著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关键词: 王守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