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正文

武汉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刘胜院士任首任院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0 浏览次数:434

 7月10日,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任首任院长。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校长张平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刘经南院士、姜德生院士、丁荣军院士、郝跃院士、俞大鹏院士、任占并院士、宋保亮院士、陈南翔董事长、刘胜院士,以及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武汉市相关负责人共同为集成电路学院揭牌。

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刘胜院士作学院发展报告,就集成电路学院的建设背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和成果、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

集成电路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和国家安全战略制高点。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武汉大学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学术梯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克难,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在“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燃眉之急”,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表示,集成电路学院旨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强化学科组织建制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为集成电路领域提供高质量科技和人才支撑,更好地服务学校“5-1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院士提出,厦门大学作为兄弟高校依托其在航空航天、微纳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与武汉大学在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创新实力深度融合,实现从核心材料到精

密制造、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贯通,共同锻造“中国芯”。携手将为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注入强劲动力。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和国家安全战略制高点,亟需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是学校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破解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举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指出,希望武汉大学聚焦国家战略,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攻关核心技术围绕EDA工具、高端芯片设计、先进封装及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等方向突破“卡脖子”技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生态,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他呼吁师生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贡献力量。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科技工业的基石正以深度变革之力塑造者国家核心竞争力”。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蔡一茂表示,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同为祖国培育英才的重镇,使命相通,更应携手担当国内高校应凝聚合力,共建中国集成电路教育科研共同体。北京大学愿率先垂范联合优化课程体系,协同搭建开放共享的核心工艺与设计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转化与区域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芯”引擎。

现场,武汉大学与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表示,高素质人才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核心,双方将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长江存储将以开放合作态度全力支持学院发展,携手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和繁荣。

信息来源 | 武汉大学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