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众创空间 » 正文

民进中央:关于引导“众创空间”健康发展的提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03 来源:中国青年网浏览次数:352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众创空间”作为有效满足互联网时代“双创”早期需求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受到各地政府的号召、扶持以及投资机构、开发商的追捧。短短一年内,各地“众创空间”数量剧增,呈现出多元化、全民化的发展势头。但是,热闹背后也蕴藏着风险和危机,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一哄而上。由于有不少激励政策,特别是科技部提出“将符合条件,运行良好的众创空间经备案后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各地纷纷上马创业大街、创业综合体项目,“众创空间”认定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不少质量并不高。调研发现,一些地区70%以上的初创项目3个月内即注销退出,转化为小微企业的不足10%。而且同质化严重,许多地方创业局限于门槛低、上手快的互联网创业,创新则被简单理解为模式、资源的整合创新,不少项目缺乏技术创新和科学合理的商业发展模式,导致创业人才聚集难、初创项目发展难,成长性及带动性差。
 
  二是政策制度不完善。针对性不强,普适性政策较多,且主要集中在房租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没有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阶段制定差别化政策,对创业辅导、投资人对接等方面考虑较少,没有针对性地触及创业者的痛点。多元化、分段式直接融资体系尚未建立,早期项目和人才亟需的种子、天使投资匮乏。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创业资本流动“逆差”明显,以西部某市注册(政府配投)的一只天使基金为例,一期5000万元九成以上投向了北京、厦门等地。需要中央层面的针对性金融政策进行统筹协调。部分政策门槛较高、持续性差。政策虽不少,但初级“创客”难享受。如某地人力社保部门公布的15条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中,初级“创客”不可享受的超过1/3。后续支持不足,对初创项目存续的关键需求——“打市场”“求生存”关注不够,导致项目存活率较低。
 
  三是评价体系不完善。统计方法不适应,按照现行科技产成品分类统计的原则,信息软件、互联网服务、商业服务等初创项目集中的业态的基础数据极不完善,难以准确了解、评估产业活动现状。评价依据陈旧,目前各地规划统筹、政策设计及信息引导只能简单以项目数量、面积、入驻企业数等作为评价依据,有效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难以开展,优秀人才、龙头项目引进落地难。
 
  四是创新创业环境仍有不足。“众创教育”滞后,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基本素养技能储备不足。高校教师、科研院所职工、大学生、企业在职工等创业创新的主体人群,但这类主体人群创业创新意愿普遍不高,以重庆为例,调研发现,企业员工中近期(三年内)打算辞职创业的只有5%,高校教师、科研院所职工中近期打算离岗创业的不到2%。创业辅导不到位,社区“众创”科普培训尚属空白。创业心态浮躁,部分大学生对困难失败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创业,一些创业者和投资人心态失衡,希望通过获得投资“一夜暴富”等浮躁情绪蔓延,而且“众创金融化”泡沫有所滋生。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众创空间”热潮“昙花一现”,客观上浪费财政投入、社会资源,打击社会公众对“双创”的信心,引导“众创空间”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建议:
 
  一、完善对众创空间的服务
 
  1.加大信息的发布力度。各级政府要科学搜集、整理“众创空间”基础数据,准确评估发展状况,并及时向市场发布有关信息,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众创空间”科学发展。
 
  2.进一步降低税收优惠政策门槛。引导各地实行更低的政策门槛,降低资质、人员、产值、规模、税收等方面的硬性要求,让更多的“创客”在初创阶段就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
 
  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着力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引导各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创业者关心的问题开展政策设计,针对不同的创新创业类型、阶段、群体,建立针对性、差别化的政策支撑体系。如,针对东中西部的创业资本流动“逆差”问题,应引导东部地区更好利用社会资金,而更多将国家财政资金投向中西部。
 
  三、完善评价辅导体系
 
  1.建立信息技术工程师等相关人才为核心的国家双创人才库,搭建辐射全国的“众创”人才、项目查询平台,鼓励各地完善“众创”服务供给、需求动态评估机制及信息发布平台。
 
  2. 加强后续辅导,开展“众创空间”发展情况调查,制定不同类型的发展战略,探索培训辅导、专业服务、技术研究、投资驱动等不同功能平台错位发展。明确创业与创新的不同评价方式,切实提高项目存活率、技术转化率。
 
  四、构建良好的“众创”生态
 
  1.构建“众创”生态。引导各地重构投资与“众创”关系,设置合理政策性种子基金、天使投资配投条件,引导早期投资人在人才辅导、项目打磨上发挥作用。
 
  2.重视种子人才培养。鼓励各地试点工具设备齐全、课程内容丰富、科技氛围浓厚的校园及社区“创客”空间,为学生及社区创业人才提供“体验—实践—探究”系统“创客教育”服务。
 
  3.对于创业受挫的创业者,政府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兜底机制,出台再教育、再就业、再创业等全方位的举措。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