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创新聚焦|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长中的烦恼怎么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7 来源:锐动源编辑部浏览次数:1446
   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研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加强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近日发布,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中特别提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这让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理事长吴玲很是振奋,“《意见》不仅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做出部署,也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指明方向。”
 
  那么,我国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状如何?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路向何方?怎样激活企业投身基础科学研究的新动能?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创新先行军  持续发展还需加油助力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是依托中央企业建设的一批设备先进、人才聚集、机制创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9月,根据《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对已通过验收的第一批、第二批共9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吴玲所在的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接受了为期5年的“评估大考”。
 
  “评估意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导向作用和科技创新能力。”吴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成立于2012年的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个依托联盟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个体制机制完全创新的公共研发平台上,企业以项目资金投入,科研机构、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以研发人员和设备的使用权投入,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先进技术标准研制紧密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在谈成绩说变化的同时,吴玲并不避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长中的烦恼,“首先,发展过程中缺乏国家和部委政策层面的稳定支持和资金层面的可持续投入。其次,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布局。”她解释说,民营企业、中小型创新企业等特别是依托产业联盟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比很小,对颠覆性技术和产业变革而带来的新兴产业来说,创新主体弱小以民营中小企业居多,需要依托产业联盟、产业链条上优秀企业共同投入的联合研发模式。
 
  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目前实验室研发经费对于大企业来说,主要用于完善自身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前瞻性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支持不足。吴玲说,由企业联合投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克了部分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了支撑标准研制等行业发展等问题,但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投入还是不足,难以支撑企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表示,从整个科技创新的链条来看,基础研究依然是短板,体现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较匮乏、投入总体不足、环境待优化四方面的问题。不仅是投入总体不足,投入结构也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主要靠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财政支持。
 
  攻坚行业共性问题   产业链到技术链存卡壳
 
  《意见》强调,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研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加强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
 
  现实的情况是,国内基础研究与企业的“天然断电”成为常态。基础研究成果的高度不确定,使得企业难以在短期获得回报。然而,当企业进入行业技术前沿领域后,要解决卡脖子难题,就必须沉下心从源头创新、攻关行业共性问题。
 
  “加强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有三大难题待解。”吴玲坦言,一是缺乏可操作且开放共享的研发和中试平台,无法实现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缺乏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链和创新体系,目前上下游企业协同研发的机制不成熟,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三是创新的体制机制特别是人才支撑还不够,无法聚集战略性、引领性的全球创新资源。
 
  以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为例,不仅涉及基础材料和芯片技术,还涉及光、电、热、化学、装备等领域,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然而,我国现阶段半导体照明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研究机构力量分散,没有统筹协调的机制,无法围绕产业链打通技术链,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而支撑产业发展。
 
  “单一企业或研究机构在人力和研发投入上,都无法与国际巨头抗衡。”吴玲坦承,研究机构和企业间存在工程化技术验证的“死亡谷”,造成基础性、前瞻性技术无法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无法实现技术对产业的引领。
 
  优化机制和环境  为基础研究注入新动能
 
  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通过应用研究衔接原始创新与产业化,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意见》在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中强调的部分。
 
  《意见》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客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打造成为融通创新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转制科研院所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政府投入占90%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较低。”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透露,随着《意见》发布实施,中央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将进一步加大,除继续大幅增加稳定支持外,2030年的重大项目实施将考虑基础研究的长期部署,并且引导地方财政和企业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那么,哪些具体举措将助力企业投身基础科学研究?为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意见》提出了多个创新举措。
 
  “比如完善分类评价机制,调动科学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支撑组建人才团队国际化、投入模式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形成研发、中试、应用各环节贯通的创新体系,激发基础研究的需求和活力。” 在吴玲看来,《意见》明确提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尤为重要,在政策、项目、资金投入等方面形成合力,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行业创新体系和环境建设上成为重要力量。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