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贯彻“走出去”战略,中国LED企业应坚持品质品牌双输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17 来源:广东LED浏览次数:154
  从全球LED市场格局来看,中国LED照明和显示屏生产都是单一国家最大市场,约占全球较大市场份额。随着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中国LED企业必须要“走出去”,扩大全球市场,才能找到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利润增长点。从目前海外市场来看,北美、欧洲仍是中国LED的主要出口地。随着新兴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及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国内LED企业正积极加强品牌本土化运作,进一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北美仍是出口首选地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1-4月中国LED照明产品口金额57.64亿美元,同比下降8.54%,出口目的地前三名分别是美国、德国、英国,出口额分别达到了13.97亿美元、3.19亿美元、2.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都略有增长。
 
  今年1-4月我国LED照明产品口金额占比最多的为美洲地区,其次为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其中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仍保持较高速的增长,而印度、东盟和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市场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目前,美国仍然是中国LED照明出口数量和金额最高的国家。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LED照明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美国LED照明市场普及率快速提升,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市场消费水平高,对LED照明产品价格敏感度低。
 
  美国能源部报告预计,2016年美国照明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251亿美元。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最大的海外市场,堪比整个欧洲,美国进口LED产品的国家中,中国的产品占比达到了70.50%,金额约为4.2亿美元,2/3的美国民众均已购买家用LED照明产品。
 
  由于北美市场对价格相对没有那么敏感,成为利润比较丰厚的地区。利润高,北美市场的竞争自然更激烈、门槛更高。
 
  在照明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方面,美国的准入门槛是全球最高的。美国能源部、环保署、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机构对于准入条例和要求都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对产品样品的要求,而是上升到完善市场监管的要求。同时,进军北美市场,还需面临技术壁垒及知识产权约束问题。前者是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必须要克服的标准、检测约束,而后者是大多国内企业的硬伤。
 
  同时,北美市场新进者在渠道上也有很大的劣势。励测检测董事长聂鹏翔介绍,因为其渠道比较隐性,原有传统照明渠道的占有者,在转型LED后仍在继续享受传统照明渠道所带来的红利。新进者或中小型企业很难从传统巨头手里去争夺一些市场份额。
 
  新兴市场潜力无限
 
  一边是欧美市场的高门槛,一边是以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由于进入门槛不高,国内不少LED企业将目标从欧美转移到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商机无限。以印度市场为例,印度对LED产品需求主要靠进口,其中80%照明产品从中国进口。据BCC公司的市场数据显示,预计印度LED照明市场年增长率将达41.5%,市场盈利到2015年达到39920万美元。
 
  据统计,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东南亚六个主要国家来计算,2015年东南亚总体照明市场规模将接近48亿美金,其中LED照明规模为15亿美金左右,仍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
 
  由于改善基础建设,新兴市场对LED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新兴市场对价格比较敏感,对中低端产品需求较大。而现阶段国内不少LED企业主要涉足中低端产品,往往以高性价比取胜,在规模化生产制造和价格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国内LED在进入门槛不高的新兴市场时极具竞争优势。
 
  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快了我国LED出口。据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眭世荣主任介绍:“2015年中国LED照明出口‘一带一路’市场约为100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全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比例为38%左右。”
 
  眭世荣主任预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出口一带一路市场增速将高于全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整体水平,2013-2020年年均增长速度约为58%,至2020年中国LED照明产品出口一带一路约为530亿美元,占全国份额超过50%。
 
  注重品质、自主品牌双输出
 
  随着中国LED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越来越注重品质和品牌的双输出。中国LED企业积极通过跨国并购、海外设厂、工程承包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借力国际市场渠道、国际大厂现有品牌价值、核心专利技术,规避知识产权纠纷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
 
  这种品牌输出在LED显示屏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奥拓,艾比森、利亚德、东山精密、洲明科技都建立了海外分公司,为实现品牌本土化不断努力。
 
  业内人士表示,想要在海外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不应去考虑做最低的价格,如果考虑最低价格的话,只能获得一小部分利益。最重要的还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一直以来,缺乏自主品牌让国内出口加工企业仍处产业链最低端。以往,我国多数大的照明企业都靠为欧、美、日企业做贴牌,打入欧美、日韩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树立自身的自主品牌。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接金额不超过3万美元的小单、散单,
 
  出口无牌或白牌产品。据CSA Research初步统计,我国对美出口80%以上的订单金额均低于3万美元,而对欧盟90%的订单金额均低于3万欧元。
 
  同时,我国出口新兴市场的小品牌和白牌产品比重很高。CSA Research数据分析表明,2014年前6个月,我国对俄出口中“未标明品牌”和标明为“无品牌”的产品出口额比重达到93%,东南亚这两类产品的占比达到80%,而同期,欧、美、日的“无品牌”产品占比约为40%~50%。这就意味着,我国LED照明领域的中小民营企业占据了这个市场的主流,成为绝对的中坚力量。
 
  相较于欧美市场,新兴市场国家本土产业的不成熟为我国LED企业深入腹地,立稳脚跟提供了机会,更有利于我国LED品牌输出。欧普、雷士、日上等国内自主品牌,因价格适宜、性能优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被新兴市场广泛接受。其中,以球泡灯和管灯为例,国产品牌的出口均价低于飞利浦、欧司朗等贴牌产品,却高于当地市场品牌(如BRILIA)代工的FOB价格。因此,在对新兴市场的竞争中能占据较为主动的地位。
 
  国际市场上,不同的地方市场有不同的特点:有强调性价比、有要求高端的。然而在面对欧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全球不同区域所出现的市场需求不同和特点,企业要既要着眼于技术要求、品牌影响力,又要提高生产制造能力方面的优势,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商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关键词: LED企业 品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